<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贺州市信访局
        • 无障碍
        • 网站支持IPv6|
        • 繁体版|
        • 简体版|
        返回
        顶部
        【详情】

        广西信访微信公众号

        广西信访官方微博

        广西信访移动APP

        31日,贺州市委书记李杰云到市信访局开展信访接待活动。他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做好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信访工作,尽快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接访中,李杰云认真听取了平桂区羊头镇洞石村琉璃山组来访群众反映的井水遭受附近养猪场污染问题。平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分别对群众诉求进行了回应,明确了解决方案。

        李杰云指出,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做好信访工作的政治站位,认真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关于信访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信访工作全过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及时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李杰云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信访工作,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事情当家事,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把信访工作做实做细。要严格落实三到位一处理要求,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能够立即解决的,要立即解决,一天都不能拖。对于受政策、资金等客观因素影响而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及时组织研究解决路径,并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坚持逐案研究、逐案化解,尽最大努力化解、办结信访积案。

        李杰云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实干快干,尽快解决本次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务必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水安全。要扎实抓好整治工作,依法查处倾倒养殖废水的违法行为,并举一反三,严厉打击类似违法行为。要强化源头治理,认真吸取此次事件的教训,常态化做好养殖场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周边养殖场污水处理及排放,推动养殖场规范配套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严防类似事件发生,切实守护好贺州的绿水青山。

         贺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赖春忠参加接访。

                                                                      

        记者:李慧

        编辑:邹金珊

        校对:何雪

        审核:黄月新

        总监制:李军田


        【详情】 03-02
        • 全覆盖!贺州6单位获评“人民满意窗口” 02-17
        • 贺州市信访局党支部党员参观贺州市辉煌二十年成就展 01-13
        • 精彩!这场知识对垒有看头 12-23
        • 贺州市市长彭代元开展信访接待活动 12-09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贺州市各局广泛深入开展系列工作及活动 12-08

        为提升为民办实事能力,全面提高信访干部业务素质工作水平,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基础业务,11月28日,县委政府信访局举办2022年全县信访业务工作培训班。各乡(镇)、县直各有关单位业务工作人员参加培训。

        培训班由县委政府信访局局长周光全主持。会上,市人民群众来访接待中心主任邓智勇、市信访信息中心负责人黄文婕、市信访局办信科科长严洁琼市信访局接访科科长邱维就信访工作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从网上信访办理、信访信息系统规范化应用、依法分类处理、来访登记、接访、案件办理、典型案件分析点评、信访考核相关指标等方面进行了培训。

        通过培训,大家一致认为,培训内容安排丰富、新颖,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通过信访工作业务培训班对准确把握信访工作规律,提升业务技能,规范工作程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这次学习培训为契机,把这次培训的成果不断延伸、应用到今后的信访工作中,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办理程序,深化信访信息系统应用,形成线上与线下无缝对接推进信访问题解决,为维护我县信访秩序贡献力量。




        【详情】 12-14
        • (钟山)县信访局开展“清廉夜讲堂”活动暨廉洁家庭建设专题研讨会 12-14
        • (钟山)县信访局开展参观清廉家风家教基地活动 12-14
        • (钟山)钟山县信访局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 12-14
        • (钟山)县信访局到珊瑚镇珊瑚村委开展绩效考评社会评价宣传工作 12-14
        • (八步)八步区委区政府信访局开展“清廉家风 讲堂”活动 11-21

        贺州市信访局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制度

         

         

         

         

         

         

         

         

         

         

         

         

        贺州市信访局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5

         

         


          

         

        一、软件正版化工作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4

        二、软件采购资金预算和管理使用制度…………………5

        三、软件采购与配置管理制度……………………………7

        四、软件资产管理规定…………………………………8

        五、软件安装与使用制度………………………………10

        六、附件:

        1.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信息表……………12

        2.使用正版软件承诺书………………………………13

        3.软件使用需求申请表………………………………14

        4.软件釆购计划表……………………………………15

         

         

          

         

         

        软件正版化工作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软件正版化工作,明确软件正版化工作职责,落实软件正版化工作主体责任,推进责任落实到人,制定本制度。

        一、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研究制定软件正版化工作相关规定和措施

        (一)人员组成

        1.局主要领导担任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2.分管领导担任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3.各科室、中心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详见《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信息表》(附件1 )

        (二)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组长职责领导小组组长为软件正版化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审定软件正版化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工作计划、经费预算、工作措施、考核评议、年度报告等工作。

        2.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指导并督促软件正版化工作责任部门贯彻落实软件正版化年度工作计划,按期完成软件正版化工作各项年度目标任务。

        3.领导小组成员部门职责

        1制定软件配置标准

        2制定年度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

        3开展年度软件使用情况检查

        4编制年度软件购预算

        5开展年度软件购工作

        6开展软件安装、卸载、升级和维护工作

        7建立并维护软件使用管理台账

        8开展年度软件正版化工作宣传和培训

        9开展年度软件正版化工作考核评议

        10开展软件正版化工作年度总结工作

        11开展软件使用管理其他日常工作

        综合科负责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软件使用部门职责

        软件使用科室、中心负责人是该科室、中心软件正版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软件正版化工作,督促本科室、中心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软件正版化工作相关规章制度

        三、工作人员职责

        工作人员要签署《使用正版软件承诺书》附件2 ),严格遵守软件正版化工作相关规定,不得私自在计算机上安装或卸载软件。

        四、责任追究

        科室、中心没有落实软件正版化工作相关规定,存在工作人员使用盗版软件的,一经发现,取消该科室、中心年度评优评奖资格。工作人员违反软件正版化工作相关规定,私自安装或卸载软件的,一经发现,取消年度评优评奖资格,视情扣除年度绩效奖励



        软件采购资金预算和管理使用制度

         

        软件日常使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编制预算、软件维护管理、督促检查、宣传培训、总结报告等工作

        一、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局综合科牵头制定年度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要明确目标任务、推进措施、进度安排、检查方案等主要内容。

        二、编制预算与采购

        1.软件使用科室、中心每年根据实际需要,填报《软件使用需求申请表》(附件3)

        2.综合科统计汇总软件使用科室、中心报送的软件使用需求,依据软件配置原则和流程,编制年度《软件釆购计划表》(附件4 )

        3.综合科确保软件购经费纳入年度预算,明确资金来源和经费保障,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核监督

        4.局领导小组要督促、指导办公室严格按照软件釆购计划做好软件釆购工作

        三、软件维护管理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软件台账管理规定》和《软件安装维护管理规定》做好软件的常安装、维护和软件台账管理工作

        四、督促检查

        (一)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软件使用情况全面检查工作,通报检查结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科室、中心认真整改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注重利用技术手段开展软件使用情况检查,提高检查效率

        五、宣传培训

        (一)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科室、中心负责人要参加主管部门举办的软件正版化工作培训班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做好本单位软件正版化工作培训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软件正版化工作培训班

        (三)通过专题会议或培训知识竞赛、宣传手册、海报、视频等方式宣传软件正版化工作意义和成果

        六、总结报告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牵头总结年度软件正版化工作重点是软件正版化工作责任落实、软件购、软件使用管理、督促检查等情况

         

         

         

        软件采购与配置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软件配置管理工作,明确软件配置原则规范软件配置流程,制定本规定

        一、配置原则

        (一)软件配置遵循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和正版化的原则,不得配置非正版软件

        (二)单位使用的商业软件、OEM软件、免费软件均需纳入配置管理不得配置与工作无关的各类软件

        (三)优先用场地授权(许可方式配置软件

        二、配置流程

        (一)软件使用根据本科室、中心各岗位工作需要编制岗位软件需求清单,填写《软件使用需求申请表》(附件3)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汇总软件使用科室、中心报送的《软件使用需求申请表》,对软件使用科室、中心需要的相关软件进行统一测试和试用,综合考虑软件的价格、兼容性、安全性和售后服务等因素,确定软件选型明确软件名称和版本。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单位软件使用管理台账,梳理单位软件需求与现有软件许可的差异。单位软件许可不足的编制《软件购计划表》附件4 )

        (四)办公室要将软件购纳入单位年度预算。财务、资产管理部门指导信息化部门完成软件购。软件购合同要明确软件名称、版本、授权方式、许可数量、使用年限、兼容性和售后服务等要求

        (五)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综合科做好软件购相关资料管理工作,重点是软件购合同、软件授权证书、软件安装序列号等资料的管理工作

        (六)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软件使用管理日常工作

        (七)单位购的软件,因以下情况申请报废的,需经过领导小组办公室鉴定,严格履行资产处置报批手续

        1.已经达到规定的最低使用年限,且无法继续使用的。

        2.未达到规定的最低使用年限,因技术进步等原因无法继续使用的。

        3.未达到规定的最低使用年限因计算机硬件报废且无法迁移到其他计算机上继续使用的

        (八)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单位新购软件、报废软件和调整可使用免费软件清单后

         

         

         

        软件资产管理制度

         

        为规范软件使用管理工作,及时建立、更新和维护软件台账,全面掌握软件使用情况,提高软件使用效率,制定本规定

        一、软件使用情况汇总表

        (一)登记单位人数及计算机数总体情况、商业软件使用总体情况、随机预装软件使用总体情况,以及免费软件使用总体情况

        (二)软件名称或软件版本不同的商业软件,使用不同的软件编号

        (三)软件名称及软件版本相同的商业软件,购时间、购金额、许可类型、许可数量、可使用版本、许可期限、序列号等任一不相同的,使用不同的软件编号。

        (四)通过受赠、调剂等方式获得的商业软件,不填写时间、采购金额。

        (五)软件名称或软件版本不同的OEM软件,使用不同的软件编号

        (六)OEM软件,不填写购时间、购金额、许可类型、许可数量、可使用版本、许可期限、序列号等信息

        (七)软件名称不同的免费软件,使用不同的软件编号

        (八)软件名称相同、软件版本不同的免费软件,使用相同的软件编号

        (九)免费软件,不填写软件版本、购时间、购金额、许可类型、许可数量、可使用版本、许可期限、序列号等信息

        (十)新增、处置商业软件后,更新《软件使用情况汇总表

        (十一)新增、处置计算机办公设备后,更新《软件使用情况汇总表

        (十二)调整可使用免费软件清单后,更新《软件使用情况汇总表

        (十三)根据《软件安装维护情况明细表》中登记的软件安装和卸载情况,至少每半年更新《软件使用情况汇总表》一次

        二、软件使用情况明细表

        (一)《软件使用情况明细表》登记单位每位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办公设备情况,及相应计算机办公设备中软件安装情况

        (二)工作人员使用的全部计算机办公设备,以及相应计算机办公设备中安装的全部软件,登记在《软件使用情况明细表》中

        (三)根据《软件安装维护情况明细表》中登记的软件安装和卸载情况,至少每半年更新《软件使用情况明细表》一次

        三、软件安装维护情况明细表

        (一)登记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情况

        (二)根据软件使用情况建立工作台账

        (三)每一个软件编号对应的软件登记该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情况。

        (四)在计算机办公设备中安装或卸载软件后,更新相应软件的安装维护情况

        (五)在计算机办公设备中更新升级商业软件时,更新升级前软件和升级后软件对应的安装维护情况,分别登记升级前软件的卸载情况和升级后软件的安装情况



        软件安装与使用制度

         

        为规范软件安装和维护,提高软件资源使用效率,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提升日常工作效率,制定本规定

        一、软件安装或卸载

        (一)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在计算机上安装或卸载软件

        (二)工作人员因个人工作需要,要求安装或卸载软件的,经审核同意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相关人员负责软件安装或卸载工作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统一部署软件安装或卸载并安排相关人员负责具体工作

        (四)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相关人员安装或卸载软件后,要完成以下工作

        1.要求计算机使用人签字确认软件安装或卸载情况

        2.登记软件安装或卸载情况

        软件升级

        (一)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升级计算机上已安装的商业软件

        (二)工作人员因个人工作需要,要求升级计算机上已安装的商业软件,要提出申请

        (三)软件升级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工作人员软件升级需求和单位工作需要,研究制定软件升级方案

        (四)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安排相关人员负责软件升级具体工作

        (五)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员完成软件升级任务后要完成以下工作

        1.计算机使用人签字确认软件升级情况

        2.分别填写升级前软件卸载情况和升级后软件安装情况

        三、软件台账维护

        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员根据软件安装维护情况,做好登记工作。


        【详情】 11-22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信访工作条例》 04-08
        • 《广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解读 12-17
        • 《广西经济体制改革“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12-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 10-08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服务“六稳”“六保” 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 09-13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全文如下。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为在新发展阶段持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当前法治政府建设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贯彻落实5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改革创新,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不断加强,责任督察和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实施,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基本形成;“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营商环境大幅优化;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日益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初步建立,行政决策公信力持续提升;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普遍提高;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全面加强,违法行政行为能够被及时纠正查处;社会矛盾纠纷依法及时有效化解,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机制更加完善;各级公务员法治意识显着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立足全局、着眼长远、补齐短板、开拓进取,推动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法治政府建设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主要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行政机关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坚持问题导向,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切实解决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突出问题;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模式和路径;坚持统筹推进,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推动、协同发展。

        (三)总体目标。到2025年,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显着增强,各地区各层级法治政府建设协调并进,更多地区实现率先突破,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着力实现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把该管的事务管好、管到位,基本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

        (四)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坚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统筹结合,使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制定实施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职能,更加注重运用法律和制度遏制不当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行为。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实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推进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鼓励、支持从上往下跨层级调剂使用行政和事业编制。

        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动各级政府高效履职尽责。2022年上半年编制完成国务院部门权责清单,建立公开、动态调整、考核评估、衔接规范等配套机制和办法。调整完善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加强标准化建设,实现同一事项的规范统一。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普遍落实“非禁即入”。

        (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分级分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渠道,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坚决防止以备案、登记、行政确认、征求意见等方式变相设置行政许可事项。推行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大力归并减少各类资质资格许可事项,降低准入门槛。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将更多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纳入改革。积极推进“一业一证”改革,探索实现“一证准营”、跨地互认通用。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投资领域行政执法监督,全面改善投资环境。全面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新设证明事项必须有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依据。

        推动政府管理依法进行,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来。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完善与创新创造相适应的包容审慎监管方式。根据不同领域特点和风险程度确定监管内容、方式和频次,提高监管精准化水平。分领域制定全国统一、简明易行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做到标准公开、规则公平、预期合理、各负其责。

        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完善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自助办理等制度。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到2021年年底前基本实现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提供更多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增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服务能力,优化整合提升各级政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充分保障老年人基本服务需要。

        (六)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时总结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适时上升为法律法规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切实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强政企沟通,在制定修改行政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过程中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加强和改进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及时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三、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着力实现政府立法质量和效率并重并进,增强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努力使政府治理各方面制度更加健全、更加完善。

        (七)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反垄断、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制定修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制度。及时跟进研究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法律制度,抓紧补齐短板,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加强规范共同行政行为立法,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修改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改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完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研究制定行政备案条例、行政执法监督条例。

        (八)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增强政府立法与人大立法的协同性,统筹安排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工作。聚焦实践问题和立法需求,提高立法精细化精准化水平。完善立法论证评估制度,加大立法前评估力度,认真论证评估立法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建立健全立法风险防范机制,将风险评估贯穿立法全过程。丰富立法形式,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拓宽立法公众参与渠道,完善立法听证、民意调查机制。修改法规规章备案条例,推进政府规章层级监督,强化省级政府备案审查职责。推进区域协同立法,强化计划安排衔接、信息资源共享、联合调研论证、同步制定修改。

        (九)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依法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严禁越权发文、严控发文数量、严格制发程序。建立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协调机制,防止政出多门、政策效应相互抵消。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机制。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推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明确审核范围,统一审核标准。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四、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着力实现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落实、决策质量和效率显着提高,切实避免因决策失误产生矛盾纠纷、引发社会风险、造成重大损失。

        (十)强化依法决策意识。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要牢固树立依法决策意识,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作出决策,确保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作出重大决策前,应当听取合法性审查机构的意见,注重听取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或者有关专家的意见。把是否遵守决策程序制度、做到依法决策作为对政府部门党组(党委)开展巡视巡察和对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开展考核督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防止个人专断、搞“一言堂”。

        (十一)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增强公众参与实效,提高专家论证质量,充分发挥风险评估功能,确保所有重大行政决策都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推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公开制度。涉及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重要规划、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重大公共建设项目等,应当通过举办听证会等形式加大公众参与力度,深入开展风险评估,认真听取和反映利益相关群体的意见建议。建立健全决策过程记录和材料归档制度。

        (十二)加强行政决策执行和评估。完善行政决策执行机制,决策机关应当在决策中明确执行主体、执行时限、执行反馈等内容。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制度。依法推进决策后评估工作,将决策后评估结果作为调整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重大行政决策一经作出,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或者停止执行。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

        五、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着眼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着力实现行政执法水平普遍提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十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权责清晰、运转顺畅、保障有力、廉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大力提高执法执行力和公信力。继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省(自治区)原则上不设行政执法队伍,设区市与市辖区原则上只设一个行政执法层级,县(市、区、旗)一般实行“局队合一”体制,乡镇(街道)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改革原则和要求。加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协作执法的组织指挥和统筹协调。在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改革中,健全审批、监管、处罚衔接机制,防止相互脱节。稳步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行政执法事项下放给基层,坚持依法下放、试点先行,坚持权随事转、编随事转、钱随事转,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建立健全乡镇(街道)与上一级相关部门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及协调协作机制。大力推进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实现违法线索互联、执法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两法衔接”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信息共享机制化、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规范化。加快制定不同层级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

        (十四)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加大食品药品、公共卫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城市管理、交通运输、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分领域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对潜在风险大、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巡查,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违法风险。建立完善严重违法惩罚性赔偿和巨额罚款制度、终身禁入机制,让严重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畅通违法行为投诉举报渠道,对举报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的有功人员依法予以奖励和严格保护。

        (十五)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全面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统一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除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外由省级政府统筹本地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证件制发、在岗轮训等工作,国务院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加强对本系统执法人员的专业培训,完善相关规范标准。统一行政执法案卷、文书基本标准,提高执法案卷、文书规范化水平。完善行政执法文书送达制度。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本地区各行政执法行为的裁量范围、种类、幅度等并对外公布。全面梳理、规范和精简执法事项,凡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一律取消。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着力解决涉企现场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检查等问题。按照行政执法类型,制定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全面严格落实告知制度,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提出听证申请等权利。除有法定依据外,严禁地方政府采取要求特定区域或者行业、领域的市场主体普遍停产停业的措施。行政机关内部会议纪要不得作为行政执法依据。

        (十六)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清单。建立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政府要定期发布指导案例。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以案释法。 

        六、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着力实现越是工作重要、事情紧急越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实施应急举措,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十七)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系统梳理和修改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突发事件应对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健全国家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和专项应急预案,以及与之相衔接配套的各级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恢复重建、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健全突发事件应对征收、征用、救助、补偿制度,规范相关审批、实施程序和救济途径。完善特大城市风险治理机制,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健全规范应急处置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机制制度,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加快推进突发事件行政手段应用的制度化规范化,规范行政权力边界。

        (十八)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强化各地区各部门防范化解本地区本领域重大风险责任。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强化突发事件依法分级分类施策,增强应急处置的针对性实效性。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置程序和协调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注重提升依法预防突发事件、先期处置和快速反应能力。加强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危机沟通,完善公共舆情应对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突发事件哄抬物价、囤积居奇、造谣滋事、制假售假等扰乱社会秩序行为。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增强应急处置法治意识。

        (十九)引导、规范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处置组织体系,推动村(社区)依法参与预防、应对突发事件。明确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义务,完善激励保障措施。健全社会应急力量备案登记、调用补偿、保险保障等方面制度。

        七、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着力实现人民群众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尊严获得应有尊重,推动完善信访、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

        (二十)加强行政调解工作。依法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交通损害赔偿、治安管理、环境污染、社会保障、房屋土地征收、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行政调解,及时妥善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各职能部门要规范行政调解范围和程序,组织做好教育培训,提升行政调解工作水平。坚持“三调”联动,推进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

        (二十一)有序推进行政裁决工作。发挥行政裁决化解民事纠纷的“分流阀”作用,建立体系健全、渠道畅通、公正便捷、裁诉衔接的裁决机制。推行行政裁决权利告知制度,规范行政裁决程序,推动有关行政机关切实履行行政裁决职责。全面梳理行政裁决事项,明确行政裁决适用范围,稳妥推进行政裁决改革试点。强化案例指导和业务培训,提升行政裁决能力。研究推进行政裁决法律制度建设。

        (二十二)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整合地方行政复议职责,按照事编匹配、优化节约、按需调剂的原则,合理调配编制资源,2022年年底前基本形成公正权威、统一高效的行政复议体制。全面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健全优化行政复议审理机制。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建立行政复议委员会,为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提供咨询意见。建立行政复议决定书以及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执行监督机制,实现个案监督纠错与倒逼依法行政的有机结合。全面落实行政复议决定书网上公开制度。

        (二十三)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工作。认真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健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机制,推动诉源治理。支持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切实履行生效裁判。支持检察院开展行政诉讼监督工作和行政公益诉讼,积极主动履行职责或者纠正违法行为。认真做好司法建议、检察建议落实和反馈工作。

        八、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坚持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着力实现行政决策、执行、组织、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全覆盖、无缝隙,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二十四)形成监督合力。坚持将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局统筹谋划,突出党内监督主导地位。推动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积极发挥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执法监督、行政复议等监督作用。自觉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对行政机关公职人员违法行为严格追究法律责任,依规依法给予处分。

        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做到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既要防止问责不力,也要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建立健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切实调动各级特别是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支持从实际出发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二十五)加强和规范政府督查工作。县级以上政府依法组织开展政府督查工作,重点对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上级和本级政府重要工作部署落实情况、督查对象法定职责履行情况、本级政府所属部门和下级政府的行政效能开展监督检查,保障政令畅通,督促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廉政建设、健全行政监督制度。积极发挥政府督查的激励鞭策作用,坚持奖惩并举,对成效明显的按规定加大表扬和政策激励力度,对不作为乱作为的依规依法严肃问责。进一步明确政府督查的职责、机构、程序和责任,增强政府督查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二十六)加强对行政执法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统筹协调、规范保障、督促指导作用,2024年年底前基本建成省市县乡全覆盖的比较完善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严格按照权责事项清单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加强和完善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和评查、行政执法机关处理投诉举报、行政执法考核评议等制度建设。大力整治重点领域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不透明等突出问题,围绕中心工作部署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专项行动。严禁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严禁将罚没收入同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考核、考评直接或者变相挂钩。建立并实施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

        (二十七)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用政府更加公开透明赢得人民群众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持。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公开,做到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全部公开到位。加强公开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务公开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工作质量,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理信息需求。鼓励开展政府开放日、网络问政等主题活动,增进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度。

        (二十八)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立政务诚信监测治理机制,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制度,将违约毁约、拖欠账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向社会公开。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失信惩戒力度,重点治理债务融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招商引资等领域的政府失信行为。

        九、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

        坚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着力实现政府治理信息化与法治化深度融合,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大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数字化水平。

        (二十九)加快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建成本地区各级互联、协同联动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从省(自治区、直辖市)到村(社区)网上政务全覆盖。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治理转型升级。加强政府信息平台建设的统筹规划,优化整合各类数据、网络平台,防止重复建设。

        建设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公开查询平台,2022年年底前实现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国务院及其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统一公开查询;2023年年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本地区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公开查询。

        (三十)加快推进政务数据有序共享。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政务数据提供、使用、管理等各相关方的权利和责任,推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形成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加强政务信息系统优化整合。加快推进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统一认定使用,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加强对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处理和应用,善于运用大数据辅助行政决策、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工作。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在依法保护国家安全、商业秘密、自然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同时,推进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数据开放共享,优先推动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领域政府数据向社会有序开放。

        (三十一)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加强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2022年年底前实现各方面监管平台数据的联通汇聚。积极推进智慧执法,加强信息化技术、装备的配置和应用。推行行政执法APP掌上执法。探索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解决人少事多的难题。加快建设全国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将执法基础数据、执法程序流转、执法信息公开等汇聚一体,建立全国行政执法数据库。

        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

        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作用,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到工作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十二)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领导职责,安排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影响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问题。各级政府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谋划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主动向党委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作为重要工作定期部署推进、抓实抓好。各地区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协调督促推动。

        (三十三)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工作,2025年前实现对地方各级政府督察全覆盖。扎实做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发展,不断激发法治政府建设的内生动力。严格执行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按时向社会公开。建立健全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强化指标引领。加大考核力度,提升考核权重,将依法行政情况作为对地方政府、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干部综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十四)全面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带头遵守执行宪法法律,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坚持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不得违背法律法规随意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其义务的决定。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国务院各部门根据职能开展本部门本系统法治专题培训,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负责本地区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班子每年应当举办两期以上法治专题讲座。市县政府承担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负责人任期内至少接受一次法治专题脱产培训。加强各部门和市县政府法治机构建设,优化基层司法所职能定位,保障人员力量、经费等与其职责任务相适应。把法治教育纳入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必训内容。对在法治政府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加强政府立法能力建设,有计划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做好政府立法人才培养和储备。加强行政执法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在完成政治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学时的基础上,确保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加强行政复议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完善管理办法。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制定行政复议执业规范。加强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队伍建设,提升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水平。加强行政裁决工作队伍建设。

        (三十五)加强理论研究和舆论宣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理论研究。鼓励、推动高等法学院校成立法治政府建设高端智库和研究教育基地。建立法治政府建设评估专家库,提升评估专业化水平。加大法治政府建设成就经验宣传力度,传播中国政府法治建设的时代强音。

        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准确贯彻本纲要精神和要求,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央依法治国办要抓好督促落实,确保纲要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详情】 10-26
        • 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 10-26
        • 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 10-26
        • 【广西新闻发布】这十年 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彰显新担当 10-17
        •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10-17
        • 《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 10-17
        专题专栏